主页公司名称

您的位置: 首页
企业管理

横向拓展求创新纵向深化求突破

作者: 邵冬茹   发布日期: 2021年09月30日   来源: 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铁路运输处

铁运处持续深化提升内部市场化建设,探索符合矿区铁路特色的内部市场化运行管理模式。将岗位货币化作为内部市场化拓展创新的突破点和落脚点,围绕“保生存、求发展”这一中心,转思路、改机制、谋创新,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岗位货币化管理模式,鼓励基层单位针对现有工种岗位的特点,自主开展岗位货币化建设,全员价值创造的潜力和活力逐步激发,岗位货币化的管理成效正在凸显。

一、岗位货币化建设成效显著

铁路作为矿区经济发展大动脉,200多公里线路上分布着大小道口20余处,其中有人值守道口19处。近年来,由于员工年龄老化,道口工集中退休,结构性缺员日益严重,导致道口看守人员严重不足。伴随着地方经济快速发展,道口车流量日益增多,行车安全压力愈发增大,给道口路外事故埋下安全隐患。

如何在不增加人员情况下实现道口行车安全,破解人员老化、结构性缺员问题?成了摆在铁运处领导班子面前的已到难题。

恰逢煤业公司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建设的有力时机,铁运处领导班子顺势而为,大胆创新,在充分论证后,决定转变经营机制,实施岗位货币化承包。而工务段道口便成为了内部市场化改革创新的第一块“试验田”。

经过仔细的调研考察核反复推演认证,铁运处精细制定“三五四”道口承包管理模式。即:原定员5人看守的道口,现3人管理,承包单价按4人测定,通俗讲就是“3个人干5个人的活,挣4个人的钱”。使员工既能享受内部市场化建设成果,也能感受外部市场传递的压力。2014年5月1日,19个道口承包团队签订《铁运处道口内部承包责任书》,56名责任心强、业务素质过硬的员工正式上岗,道口岗位货币化承包经营正式拉开序幕。

通过岗位货币化承包,真正实现了企业和职工双赢。19处有人值守道口原岗位定员95人,现在只需56人,节约出的39人充实到一线,缓解了结构性缺员问题。每个道口年节约费用15万元,合计节约200多万元,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。道口工人均年收入由5.03万元提高到6.56万元,每人每年增收1.53万元,同比增长30.26%。

在尝到了岗位货币化的甜头之后,铁运处领导班子更是将岗位货币化作为破解人员老化、结构性缺员问题的重要手段,在全处范围内推广。先后摸索出“三五四承包”“全成本承包”等多种承包模式,对环卫保洁、泵房看守、道岔清扫等多个岗位工种开展岗位货币化承包。至此,岗位货币化在铁运处落地生根,并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繁荣景象。

二、横向拓展岗位货币化覆盖范围

近年来,作为特繁工种的巡道工、桥梁工、调车员等工种出现了退休高峰期,一线工人数量锐减。200公里的线路面临着无人巡线、无人养护的不力局面,这也成为了横亘在铁运处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。为了应对结构性缺员的问题,各段部积极调整生产组织形式,优化业务流程再造。例如工务段执行线路工(7岗)代替巡道工(4岗)巡道的工作模式。虽一时缓解了巡道工结构性缺员的问题,但高岗干低岗活拿高岗工资的情况却显得更为突出。

道口岗位货币化的成功经验为破解这一难题指明了方向。经过领导班子研究,决定继续拓展岗位货币化覆盖范围,将岗位货币化横向延伸至巡道工、桥梁工等多个岗位工种。打破高岗人员干低岗活拿高岗工资的局面,对工务段巡道工、泗河特大桥看守、大东仓库看守等实施岗位货币化承包经营。在易岗易薪的基础上,对巡道工、桥梁工实行岗位货币化承包,既解决了部分岗位工作量不饱和的问题,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结构性缺员的问题。

随着内部市场化建设的不断深化,铁运处全面推广岗位货币化,将更多岗位纳入到岗位货币化中来。涉及人数越来越多,覆盖岗位越来越广,岗位货币化建设一发而不可收拾。先后对水电段泵房看守、车务段扳道员、电务段继电器检修、后勤中心环卫保洁、综合办公室事务员全面推行岗位货币化承包。涉及164名职工,覆盖75个工作岗位,年节约用工63人,节约人工费52.7万元。

三、纵向优化岗位货币化运作模式

矿区铁路点多线长,人员结构复杂。一方面是一线生产岗位人员严重不足,结构性缺员;另一方面又存在女工比例过大,后勤辅助岗位人员富足,工作量不饱和的问题。畸形的人员组织构成为矿区铁路的生产发展造成了巨大的负担。

在困难面前,铁运处领导班子再一次展现出过人的智慧和广阔的思路,提出“半边天”女工承包、环卫保洁“全成本”承包等形式多样的岗位货币化承包模式。针对人员集中退休,男职工的不断缩减的情况,特别是岗位货币化承包人员不足的情况,鼓励女工对部分岗位进行承包。在广发宣传发动之后,铁运处女工展现出“巾帼不让须眉”的气势,大量女工踊跃参与到岗位货币化建设中来。2018年5月。10名女工首先站了出来,她们在工务段邹县大道口、国铁大门看守、电务段继电器检修承包工作中接过男同事的“枪”,也继承了男同事们的优秀传统和工作作风,通过岗位竞聘获得了承包经营权。

“半边天”女子承包不仅改善了工区维修人员不足的情况,同时释放了有效劳动力,替换下生产骨干力量充实到生产一线,缓解了结构性缺员的问题。

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岗位货币化承包模式,以“四两拨千斤”之力实现了用工形式、思想观念和管理机制的转变。逐步形成了人人创新、万众创业、全员创效的生动局面,也为矿区铁路实现创新创效、逆势突围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。